cover

2 心即理 - 辰露

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,请刷新重试或点此 反馈 给我们
2 心即理-辰露.mp3
[00:00.0]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[00:03.75]欢迎收听...
[00:00.0]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
[00:03.75]欢迎收听传习录
[00:06.19]作者
[00:06.99]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
[00:10.39]由陈璐播讲
[00:15.56]心学的核心概念自然是心
[00:19.44]如何重建心体
[00:21.44]发明本心
[00:22.8]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问题
[00:26.26]这也就决定了阳明心学向内探求的特质
[00:31.38]理解心既理
[00:33.62]知行合一
[00:35.04]至良知等都应着眼于这一核心
[00:41.0]我们先来看一下心既理
[00:45.53]程朱理学主张性即理
[00:48.95]认为人的本性由天所富裕
[00:52.65]而天理作为人性的内容
[00:55.23]又规定了人的一切活动
[00:58.21]因此
[00:59.01]如何探求事物的道理
[01:01.23]并使其作用于自身
[01:03.51]就构成了学问的首要问题
[01:07.54]在此意义上
[01:09.0]格物就是在事事物物上探求物理
[01:13.32]指知就是向外去探求关于事物的知识
[01:18.86]所谓极务而穷其里是也
[01:22.72]并且这一极无穷理的活动
[01:25.9]必须达到凡天下之物
[01:28.82]莫不因其以知之里
[01:31.14]而益穷之以求智乎其极的境界
[01:36.46]才能够豁然贯通
[01:38.7]在这样一种理学思想的指导下
[01:42.380005]文学的功夫就变成了疲于奔命的向外穷索
[01:47.6]使得精神人外驰
[01:50.009995]王阳明早年也穷索诸子格物之学
[01:54.72]然而庭前阁竹的失败
[01:57.54]使得他对于这样一种格物之学丧失了信心
[02:02.52]经过泛滥佛老的阶段
[02:04.9]最终他在农场时顿悟道
[02:08.58]圣人之道
[02:09.8]悟性自足
[02:11.64]圣之求理于事物者
[02:14.34]物也
[02:15.44]嗯
[02:16.05]在王阳明看来
[02:17.69]心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
[02:21.05]就人而言
[02:22.45]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
[02:25.47]因而具有人伦道德的含义
[02:28.93]天下无心外之事
[02:30.89]无心外之礼
[02:33.17]首先就体现在法之事父便是孝
[02:37.83]法之事君便是忠
[02:40.17]法之交友治民便是信
[02:43.27]于仁通过将外在的规范化约为内心的道德意识与判断力
[02:51.24]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
[02:53.66]在王阳明的理解中
[02:56.0]道德行为并不仰赖外在的规训与惩戒
[03:01.52]而是源自内在的道德意志
[03:05.07]嗯
[03:05.57]并且当且仅当人的善心发抖之时的为善行为才具有价值
[03:12.75]否则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
[03:17.01]在心与物的关系上
[03:18.99]王阳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点
[03:22.43]即意知所在
[03:24.81]便是物意处
[03:27.05]所谓意
[03:28.11]指的是心体活动的自然呈现
[03:31.61]与心体的纯然天理不同
[03:34.73]意具有特定的指向
[03:37.56]即特定的物
[03:39.12]因此使人赋予万事万物意义
[03:42.66]为外部世界立法的活动
[03:45.64]此外
[03:46.34]在王阳明的解读中
[03:48.9]心作为知觉灵明
[03:51.45]不仅能够知觉确立万物
[03:54.58]还有主宰天地鬼神的作用
[03:57.86]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
[04:01.74]心没有我的灵明
[04:03.66]谁去养他高
[04:05.67]地没有我的灵明
[04:07.57]谁去抚他身
[04:09.83]通过羔羊人的主体性
[04:12.43]确立了人在天地之间的灵长地位
[04:18.3]欢迎收听由陈璐为您播讲的传习录
[04:23.34]作者
[04:24.24]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
展开